洛阳北大青鸟:解决就业难,找准症结所在是关键
2013届毕业生早已离校,但是对于广大高校及其学子而言,“史上最难”的就业压力并没有消失。洛阳北大青鸟就业指导老师表示,未来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将保持在年均700万左右,约占新进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的一半,青年就业压力仍不容小觑。有媒体将其解释为“最难就业季或将再持续5年”。
虽然仅从就业规模人数判断就业难否,有一叶障目之嫌,但是就业形势将持续严峻,已是不争的事实。在上届已毕业、新一届尚未开始的“喘口气”工夫里,我们要去反思,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在什么地方,与经济减速有何关系,是不是屡屡被诟病的大学扩招。洛阳北大青鸟的老师指出,只有找到症结所在,才能开出治病药方。
就业问题,从来都是宏观经济的问题,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不过,经济减速不是“史上最难”的根本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产业结构失衡。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形成了以中低端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现代服务业一直偏弱,低端制造业对人才受教育程度要求相对较低,就业主力军自然以进城务工人员为主,无法为受过更多教育的大学生提供适合的岗位。
大学生就业难,还受到社会观念、市场环境的深度影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体制内外有别的用人制度以及北上广与中小城市在资源配置、机会获取方面的差别,导致当今大学生就业存在重国企公务员、轻中小民营企业,重知识、轻技能,重北上广、轻中小城市等倾向,也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因此,洛阳北大青鸟的老师表示,大学生就业难,不在于大学扩招,应从教育领域找问题,大学人才不适应社会需要是导致学生的“滞压”的关键因素。归根结底,大学生就业难牵涉到经济发展、市场环境、教育制度、户籍制度等盘根错节的问题。
洛阳北大青鸟就业指导老师指出,解决就业难,仅靠教育部门一家之力、单打独斗恐难奏效,政府部门应当统筹考虑,以改革求发展,以发展解难题,凝聚政府、市场、高校等多方合力,共同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给这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一片放飞理想、追逐梦想的广阔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