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生到大学花了父母多少钱 “账单”唤醒感恩
从呱呱坠地到考上大学,父母为培养子女花了多少钱?将一名懵懂的大学新生培养成一名合格的、能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又需要多少钱?不久前,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精心打造的三本“特殊账单”,深深触动了众多大学生的心。
数字背后的付出巨大
第一本账:子女培养成本核算。
一位家长粗略算了下,18年的教育费、医疗费、保险费高达19万元,日常费用8万元左右,合计27万元左右。从反馈的“账单”上显示,从孩子出生到上大学,家长花的钱多则超过30万元,少则近10万元。这一算,新生们的心头沉甸甸的。看着账单上一串串的数字,他们不由惊呼:原来养大我们要花这么多钱!有些平时花钱比较大手的学生觉得很愧疚。他们知道这本账仅是经济账,父母背后付出的辛劳是无法用钱来计算的。其实很多大学生对父母的钱没有太多概念,设计这份账单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感恩。
唤醒感恩之心
第二本账:大学期间成本核算。
这份核算表分为教育费、医疗费、日常费用三个方面,包括学费、考试报名及培训费、食宿费、娱乐费等。
初步统计,大一新生每月花费最高3000元,最低500元,平均消费在2000元左右。这样算下来,大学期间的平均花费就达到7.5万元,其中最少的3万元多,最多的则超过了15万元。而高年级学生成本核算的数字更是惊人,大学四年总花费最高竟达到28万元!
从感恩到励志
第三本账:大学生未来成本核算。
这份《成才资本自我增值时间表》分为“人才素质基本能力”、“外语人才能力要求”、“其他人才要求”三部分,包括“学习发展能力”、“沟通交流”、“团队合作”等16项。
而之所以算这笔账是因为,数据显示,大学期间,学生们用于教育培训方面的费用普遍较少,而用于服饰、旅游等方面费用偏多。这张表与其说是一份账单,不如说是对过去和未来的反思和规划。要求同学认真思考和策划大学期间自我增值的途径,计划用时和费用。
据了解,“专业知识”、“沟通交流”、“实践能力”是学生们最希望培养的三项技能。为此,一些同学已经立志在课余时间再学一门语言;一位大三同学则用“九宫格”来记录每天的生活,帮助个人更好地认识和反省自己,督促其完成计划、达成目标。
“三本账”对学生们的触动很大。“父母对我们的投资,大多花在了教育上,而我们所学到的,真正对得起那笔巨款吗?了解了这个,大学时代还能浑浑噩噩地度过吗?”这是一位填过“特殊账单”的同学写在微博里的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