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风云人物之--------身价1亿的高中生(李想)
发布时间:2009-08-09 12:05:00 点击:0
洛阳北大青鸟导读:李想:1981年生,河北人。高中文凭,1999年创业,PCPOP.com首席执行官PCPOP是第三大中文IT专业网站。花6年时间创业国内第三大中文IT专业网站PCPOP。2005年营收近2千万,利润1千万。取20倍的市盈率,市场价值2亿。...
李想:1981年生,河北人。高中文凭,1999年创业,PCPOP.com首席执行官PCPOP是第三大中文IT专业网站。花6年时间创业国内第三大中文IT专业网站PCPOP。2005年营收近2千万,利润1千万。取20倍的市盈率,市场价值2亿。创始人李想一股独大,身价在1亿以上。这一年,李想24岁,创业6年。 “在高速上保持预见性,把自己变成导演” ,这就是李想的风格,。除了互联网,车就是李想的最爱。他的车开得极猛。其实6年创业跟开车跑一圈四环也是相似的风格,两个字:顺、稳。1999年,18岁小伙的个人网站靠送上门来的网络广告就赚了10万,这一年高中毕业、成绩平平,放弃上大学而直接创业“理所应当”。2002年,李想告别父母,从石家庄迁到北京,招兵买马,开始“正式的商业运作”。自此,PCPOP的广告销售每年以10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5年,又从IT产品向汽车业扩张。今天,当初红火一时的小熊在线、走入中关村等网站要么止步不前、要么销声匿迹,领先的中关村在线和太平洋在线都背靠大媒体或大卖场资源,而势头最劲的PCPOP单纯靠内生性增长。小李想,怎么做到的?李想定律:如果一个事情比别人多付出5%的努力,就可能拿到别人200%的回报。做事要认真。李想每天都在这样要求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他自己就是这个方式的受益者。比如同去参加一个新品展示,李想就要求PCPOP的文章要比别的媒体先出来,哪怕就比人家快5分钟,也许你就因此而多做功课、少睡了10分钟,但结果就是第二天所有的网站论坛都是你的文章。厂商的认可、广告投入就随之来到。 不觉得自己是个商人,自小在农村长大,这段生活最重要的就是把自己变得“像农民般正直”。公司每到一个发展的坎儿,就有一个得力伙伴准时加入,正因为诚恳待人,“所以这些人才都一直跟着我”。李想敢说,在所有IT网络媒体中,PCPOP是惟一一伙不跟厂商收钱的队伍;任何人收了钱会被这个团队自动排挤出去,这里有一股过于“理想”化的风气。李想的背后有很多“老大哥”。一群三四十岁的企业家都把他当作小兄弟来看,关键时刻就出手帮忙。薛蛮子算是一个忘年交,他是UT斯达康的创始人,做过8848的董事长。如此身价的人跟你接触,会令你觉到他比你自己的朋友对你更热情和热心。李想感叹,如果做人做不到这种境界,也就不可能拥有那样的财富。265.com看起来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导航网站,但跟创始人蔡文胜接触以后,李想总结,是因为这个人特别好,这个网站才特别好。蔡能看到的层次,常人不能触及。 李想从来不喜欢课堂,他总要学习在实践中能快速使用的。需要什么才学什么,学了什么就马上用起来。但初中时候也曾经在课堂上拼命学习,就因为老师一句话的激励:“学习不好不要紧,但一定要做个优秀的人”。他认为这是他在课堂上所学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中学六年,李想把所有业余时间都给了计算机和互联网,“它们就是为我而发明的”。要转遍石家庄所有的邮局去买一张软件,整夜的呆在电脑前搭建自己的网上王国。白天在课堂上不愿同老师同学分享的观点,晚上在互联网上可以敞开自由地表达、遭遇到强烈地碰撞,在争执或者认同中被不断记录、被不断成就。“新东西都是在互联网上学到的,传统的教育被抛开了。” 父母是当地艺术学校的老师,家教宽松。李想儿时被送往农村,在乡间长大;中学时跟奶奶住在一起,很少被父母留在身边。李想有一个够大的空间,自由成长。追根溯源,李想说最应该感谢的就是父母,独立是他们所施予的最重要的素质。日前,泡泡网CEO李想在其新浪博客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印度留学,学习IT》的博文,这位全国最年轻的亿万富豪对印度的IT教育极力推崇,他在文章中写道“可以让你学会吃苦、学会英语、学会IT、学会竞争的国家以前只有美国,现在多了一个印度,……虽然印度阿三是让我们有点讨厌,但是我坚决认为去印度学IT是相当好的选择。”众所周知,在工业化大生产行业细分的大趋势下,IT服务外包已经是大多数企业的首选。在美国,绝大多数的制造业,甚至包括政府,都把自己60%以上的项目包给第三方。甚至在中国大陆,很多公司也逐步裁掉了IT部门,让所有的IT业务和服务都由第三方提供。据专家预测,未来几年,国际软件与服务市场的规模还将不断扩大,印度和中国这两个世界主要外包承担国的任务会更加艰巨。 尽管中国正在和印度在软件外包业务上分庭抗礼,但在欧美客户面前,印度公司的优势依然明显,这固然得益于印度在英语、成本等方面的优势,但是最重要的,莫过于印度的IT教育制度极其成熟,在人才的供应支持上都比较成熟。李想也在其博客中列出“整体IT水平”、“语言环境”等几点要素,来例证印度不可撼动的软件大国地位正是源于其软件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据了解,印度在数年前就启动了一个人才信息化战略用以培养普及型软件人才,目前看来,这个战略确实成效显著——与中国相比,印度并无“人才缺口之忧”,在印度,比较大的软件企业都是超过一、两万人的规模。 正是基于对软件外包服务发展趋势的透彻理解,北大青鸟IT教育CEO杨明提出了“软件蓝领”的概念。在这种大趋势下,软件产品、服务已经不再是坐在实验室里的几个程序员冥思苦想想出来的,而是在一条完整的、标准化的生产线上诞生的,在这条生产线上,每个环节都需要复合型的软件工人——软件蓝领,“软件蓝领”不一定具备很高的学历和很多的理论知识,但是经过一定时间的职业化培训,是可以胜任程序员的职位的。 李想最后在博文里提到:“最现实的,上一个好的计算机职业学校,自己的爱好加上好的职业学校,首先可以解决就业的问题……就业成功率会好过一般没什么水平的混了四年的普通高校的大学毕业生。” 事实证明,李想的看法有其一定的正确性,中国的IT职业教育在近几年取得了巨大成功。从2001年到2009年的9年时间里,仅北大青鸟APTECH一家,就培养了35万人成功就业。而且,2008年该公司学员毕业三个月就业率达到了95%以上。这也给企业带来了用人成本低,人员稳定、便于管理等好处。
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