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外包:扩内需稳外需“双动力”
发布时间:2009-07-02 09:17:00 点击:0
洛阳北大青鸟导读: 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正成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抓手”。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司长赵小凡指出,目前,信息技术外包服务占整个服务外包的60%以上。其中,软件外包服务是信息技术外包服务最成熟的部分。他强调,大力发展服务外包,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有利于
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正成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抓手”。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司长赵小凡指出,目前,信息技术外包服务占整个服务外包的60%以上。其中,软件外包服务是信息技术外包服务最成熟的部分。他强调,大力发展服务外包,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出口结构,增加就业,扩大国内消费。记者从最近相继在北京召开的软博会和在大连举行的软交会上了解到,发展软件外包,既要“两眼向外”,也要根植国内庞大的内需市场。 我国外包规模突破1500亿元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CSIP)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美元,业务主要来自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但发展中国家如中国等也在迅速成长。调查公司Gartner预计到2012年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规模将达6200亿美元。在世界ITO(信息技术外包)市场中,西欧占36.1%,美国占35.4%,日本占12.5%,除日本以外的亚太地区占6.0%;在BPO(业务流程外包)中,美国为第一大市场,占42.4%,日本则列第二位。2008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产业规模达1567.7亿元,同比增长41.2%,其中,ITO占58.6%,BPO占41.4%。目前,我国外包产业已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3大产业集群,此外,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也开始兴起。 从外包国际业务来源看,日本占32.3%,美国占24.6%,欧洲占7.8%,可见日本是中国外包的最大发包国。日本经济产业省大臣政务官谷合正明在参加大连软交会时说,中国的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有60%出口到日本,如大连每年的外包金额为80亿美元,其中80%都是面向日本的。中日两国在外包产业方面未来的合作空间非常广阔。 但外包产业同样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商务部部长助理王超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很大。世界贸易组织预测,2009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下降9%左右,而服务贸易增幅也将低于5%。2008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3045亿美元,比2007年虽然增长了21.3%,但增幅却回落了9.6个百分点。他同时指出,全球需求萎缩的压力逐步增大,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从制造业向相关领域蔓延,全球软件市场需求萎缩。国际咨询机构IDC等将2009年全球IT支出增长预期由原来的5%-6%下调至3%以下,并预测全球软件外包市场将出现负增长。许多跨国公司为降低成本,大量削减产业链中低端的软件应用服务外包,致使以低附加值业务为主的软件出口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外包根植内需市场 中国的外包产业似乎是一枝独秀,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相对较小,去年及今年上半年产业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专家指出,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外包产业的增长得益于广阔的内需市场。 有数字显示,我国外包需求主体来自国内市场,2008年国内需求带来的服务外包业务规模占整个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规模的85.1%。由于我国本土市场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较小,广阔的内需市场相对稳定,因此对外包的影响不是特别明显。 记者从这次大连软交会上也可看到,内需是外包的动力。据大连市信息产业局局长江亲瑜介绍,本届展会国内团比重上升,参展的省市团组有30个,参观团组近50个。特别是来自全国各地电信、钢铁、物流、金融、教育、零售、供热、航空、装备制造等系统的信息化主管人员,给软件外包商带来了很多的订单。 从行业分布看,2008年我国外包业务中来自软件行业的发包量占27.8%。在其他行业中,金融、电信和制造业占据前三,份额分别为16.3%,12.2%和10.1%。因此三大电信运营商齐聚大连软交会也就不足为奇了。 英特尔公司销售与市场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杨叙对记者说,英特尔公司携最新软件产品及IT解决方案包括农村信息化建设、数字铁路建设、口袋互联网、嵌入式解决方案来到软交会,是因为英特尔比较关注这3个方面:其一,信息、通信技术对农村经济的推动;其二,产业的升级。从一个大规模的制造体系逐渐转化为能实现更多的增值、创新的产业体系,信息产业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其三,全世界比较关注的中国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在建造全球领先的基础设施中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总结IT产业发展的趋势为“三个中心”:即以数据为中心,以人为中心,以服务为中心。他强调中国发展面临3大新机遇:一是移动和嵌入式软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移动市场,现在智能手机发展的速度很快,尽管全球手机市场出现了负增长,但是智能手机市场实现了15%左右的增长;二是智能家电,包括数字电视、上网本等;三是中国是制造大国,智能软件融入制造业中,这是个大机遇。 东软董事长兼CEO刘积仁认为,内需对东软的软件外包是重要的支撑。他说,在3G、健康医疗、电力系统、交通和物流等方面,东软都大有可为。在软件外包业务上,东软重点集中在手机、汽车、家电、移动终端等数字化产品上。他表示,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合作伙伴削减了研发经费,给东软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机会,他们把很多研发都外包给我们了。 行业信息化给外包“加码” 记者从软交会获悉,外包也瞄准了行业信息化。此次大连软交会的一大特点是举办了多场行业信息化论坛,如钢铁行业、物流行业、零售行业、航空行业、供热行业等共8场行业信息化的会议,探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之路。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副司长董宝青表示,行业信息化给外包企业“加码”来了,外包企业准备好了吗?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之下,信息化成了帮助企业“强身健体”的重要手段。钢铁工业信息化及自动化推进中心副主任漆永新告诉记者:“信息化是企业竞争力的倍增器,其作用体现在:一是开拓市场的重器,二是降本增效的利器,三是技术进步的推进器,四是进入世界市场的入门券。”而从事物流业的德利得物流总公司运营总监恽绵则表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公司原先的业务下降了20%,但是公司加强了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改变了原先围绕客户转的服务模式,转变成为供应链服务商,从而使公司新增了50%的业务。 信息化有力地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和运营效率,同时信息化建设给IT企业也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但是当前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熟悉行业的IT企业不多,因而很多IT企业难以满足工业企业的需求。顺丰速运集团IT经理伊邵锋表示,我国既懂技术又懂业务的企业和人才太少,顺丰在进行信息化的时候,往往很难找到能了解物流企业业务的IT企业,所以顺丰的大部分信息化建设项目都是自己开发的。Infor公司亚太区总裁陈源瀚就曾告诉记者,IT公司卖的不是技术,而是行业经验,IT企业必须深入了解行业,把信息化做深做透,这才是唯一的出路。 从事行业信息化20多年的IBM全球业务服务部大中华区制造业合伙人涂松柏的一席话发人深省:“对于中国的IT企业来说,做行业信息化要么做大,要么做专业。做大了,才有品牌,才有影响力;而做专业了,深入了解行业了,产品才有竞争力。当前能做大的企业非常少,所以行业信息化的企业要做专,才能在与跨国公司竞争时占据一席之地。”
热词搜索:
软件外包:扩内需稳外需“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