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IT教育买单?学业与求职落差日益增大
发布时间:2009-06-07 17:42:00 点击:0
洛阳北大青鸟导读: 在软件外包业逐渐火热的趋势下,已经存在巨大人才缺口的中国IT行业,再次告急:2003年42.5万人才的缺口到2007年已经突破百万,尤其是软件人才。与此同时,包含计算机软件相关专业在内的高校学生,非官方统计的...
在软件外包业逐渐火热的趋势下,已经存在巨大人才缺口的中国IT行业,再次告急:2003年42.5万人才的缺口到2007年已经突破百万,尤其是软件人才。与此同时,包含计算机软件相关专业在内的高校学生,非官方统计的就业率仅为六成。 巨大落差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谁该为此买单? 信息技术学院毕业生找工作难 某大学信息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小刘在投了几十份简历、参加了十几次面试后,终于在半年后找到了比较如意的工作。小刘还算是幸运的,是在“好找工作”的信息技术学院念了4年计算机本科,又有一大堆证件,什么会计证、教师证、英语四级证等。小刘的同学却有很多人没有找到工作。“当家长为考上名牌大学的孩子敲锣打鼓庆祝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4年后他们的孩子还可能面临找不到工作的问题。”中关村国际孵化软件协会会长于滨对此很有感触。“本以为学的是计算机专业,一定能找到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但现在我找的工作月收入只有800~900元,还不如高中毕业直接出来打工的同学。”应届毕业生小张表示,这与当初报考计算机类专业时的期望差距实在太大。 高校教育离就业很远 为了获取高校学生对高校教育看法的第一手资料,记者针对人大、南开、北京交通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等学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共68位学生进行了调查。在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你会怎么选择的问题下,45%的学生选择了本科毕业后继续选择职业IT培训,30%的学生选择了本科教育2~3年就足够,只有25%的学生认为目前这种4年教育体制不错,或者希望学校在授课方法上进一步改变。被调查者对大学教育进行了打分,其中49%的打分在80分以上,22%的给了70分,其余为60分以下,最低的为40分。这个打分呈现出因为学校软硬件的差距而导致的差异性。 学生普遍表现出了对大学教育的不满,一个原因就是高校教育离就业很远。人民大学信息学院主管学生事务的白老师介绍说,应届本科毕业生中,40%~50%的同学继续读研,一些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单位又不愿意将就、打算年底考研的学生占了毕业生总人数的10%。报考志愿的懵懂与随大流,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如果我们刚进大学,就有老师或者往届毕业生给我们上课,告诉我们这个专业的就业情况、学习重点、应该注意的事项,可能我们就不会浪费那么多时间了”,山东大学的一个男生说。 学校授课方式最受非议 采访后发现,很多学生抱怨课程设置得不太合理,最主要的是与老师的授课方式和授课内容相关。人民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几位应届毕业生一致认为,人工智能、信号处理等课程最没用。“我们心里知道人工智能很重要,但是老师讲的内容太理论了,往往是概念、定义、一二三四点”,何姓女生表示。更让他们郁闷的是,人工智能那门课的老师最后布置了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作业:做一个足球游戏出来。“授课老师从来没有讲过操作层面的东西,我只好从网上找了一段别人写好的程序,稍微修改一下应付了事,至于究竟该怎么做,一点儿都不清楚。”这位女生表示。很多同学都有同样的经历,这些学生抱怨说,理论课的时间与实践课的时间,最好能够达到1∶1。现实却是,“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最多3∶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已退休的盛老师以自己讲的数据库这门课为例说。实践课程少,一方面受教师本身素质的限制,另一方面,也受日益扩招的影响。盛老师介绍说,他们学校计算机系新招收的教师中,几乎都有博士学历,这些老师做过不少科研项目,却少有具备企业工作经历的。此外,10年前,一个老师可以指导两三个学生做项目,如今,一个老师得对应一二十人,老师无暇顾及,也就应付了事。
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