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万大学生不能顺利就业 最怕被称啃老族
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近年来维持在72%左右。截至2009年底,我国有100多万大学生不能顺利实现就业。待业大学生,处于怎样一种心理和生活状态?社会如何给他们更有效的帮助?
近七成把求职当作每日主要任务
“待业的大学生并不是像一些舆论描述的那样整天游手好闲、不思进取。”调查显示,有68.1%的待业大学生把求职当作每天最主要的任务;43.3%的人会用空闲时间看书自学或参加各类培训班,以提高自身能力。可见,待业大学生一直积极而且主动地谋取岗位,而非心安理得地接受家庭经济支持和帮助。比起上海户籍的待业大学生来说,外地户籍的待业大学生生活更为艰难。他们一般住在最廉价的旅馆里,远离家庭、学校,希望能在上海打拼出一片天空。
在求职过程中,相当多的待业大学生身心疲倦,情绪低落:57.1%的人感到很累,40.1%的人感觉找不到目标,22.6%的人对生活感到失望。“啃老族”是待业大学生最怕听到的称呼,他们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家庭支持,但他们绝非有意“啃老”,而是普遍对“啃老”表现出了强烈的愧疚感。“父母都老了,可能会生病或者怎么样,我毕业了但没能赚钱,还要靠他们养,想想真是难过,欠父母的太多了……”这种愧疚感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能够理性看待自身就业困境
大学生为何会待业?是就业期望值太高,放不下架子吗?调查显示,待业大学生中,大多数人对自身的定位还是比较准确的。
有63.8%的人认为自己介于精英阶层和普通劳动者之间,28.8%的人认为自己是普通劳动者的一员,仅有7.4%的人认为自己属于社会精英。在薪酬问题上,有48.5%的人愿意接受1001到2000元的工资收入,这远低于上海市发布的2009年毕业生指导工资。相比之下,待业大学生寻求个人发展空间的需求十分强烈。为了追求个人发展,沿海大城市成为待业大学生求职的主要地域。
待业大学生群体不能顺利就业,与当前的就业环境和产业结构有关,即待业大学生的出现,是由于总量性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引起的。多数待业大学生把个人因素视为待业的主要原因。在“大学生就业难,您认为谁的责任最大”中,52.5%的人选择了“个人”;59.3%的人认为“自身能力不足”是导致就业难的原因。
挖掘人力资源潜力需多方合力
如何尊重和保障待业大学生群体的利益,挖掘这一群体的人力资源潜力?
政府应建立专门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调查显示,尽管57.5%的待业大学生的生存成本由家庭承担,但是待业大学生仍然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压力。来自农村地区、非沪籍待业大学生,由于受到户籍制度等因素的制约,遭遇生存困境。因而,建立专门的待业大学生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可以降低待业大学生的生存成本和求职风险,维护待业大学生尊严。
社区服务应关注待业大学生生存状况。社区可以依托社工,扩大服务的范围,在服务对象上,尽可能打破户籍限制,从而让更多的待业大学生从中受益。社区还可以根据待业大学生的自身专业特长等现实条件,及时向待业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
相关链接:http://www.lyaccp.com/zhuanti/S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