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求职 全家总动员
2010-11-11 14:32:00
进入年底,又迎来了一个求职高峰,随着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大学毕业生都想尽了办法抓住珍贵的工作机会,一些新入职的大学生为了能完成公司规定的业绩指标,不得不让家长自掏腰包,还请来同学朋友“客串”顾客,让学生、家长苦不堪言。
亲戚朋友“凑份子”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学生到个别公司的销售部门求职时,不但要家长支付各种培训费用,为了“转正”和“底薪”甚至还要拉亲戚朋友购买公司的产品来“凑份子”。
去年毕业的小刘向记者介绍,刚毕业时,没有任何经验的她却很容易地通过了一家保险公司的面试,但公司规定试用期要拉到一定数量的保单才能“转正”,而在三个月的试用期内,小刘一个保单也没有拉到。为了能够顺利“转正”,她不得不动员全家的力量,让明明已经有保险的父母、姑姑、舅舅又买了这家公司的保险产品,帮她“凑份子”。对此,某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表示,大学生尤其是应届毕业生社会关系简单、缺乏工作经验,在无法完成销售任务时只能拿身边的亲戚朋友“开刀”。
同学家人忙“客串”
“一会儿我会再给你打个电话,你就说自己今年35岁,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我问你有没有购买新家电的计划,你要说有……”刚刚毕业的赵强接到了大学同学的求助电话,让他冒充调研对象回答各种问题。他还告诉记者,由于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不少同学都选择了电话销售、保险公司、调研公司等入职门槛比较低的单位,最近一段时间,为了帮助同学完成工作任务,他不但冒充过公务员、外企员工、个体经营者,有时甚至还要借用父母的手机同时冒充多个角色。
对此,不少大学生都表示,这种“客串”行为在给企业带来虚假信息的同时,还会给同学、家人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市民方先生告诉记者,不久前他帮朋友的同学冒充客户说要购买新家电之后,就不断地接到各种推销电话和短信,但是碍于情面也不能跟朋友抱怨。
名为招聘实为敛财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以应届毕业生为中心,包括父母、亲戚、同学在内的连带消费群体,吸引了不少商家的注意。业内人士坦言,如今,对于个别公司的销售部门来说,招聘大学生俨然已经成为一个盈利渠道。记者采访了多位有过类似经历的毕业生发现,这类公司的面试大都很容易通过,但入职后必须完成一定业绩才能转正,即使是转正后每个月也都要完成销售指标才能拿到底薪。
对此,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季任均教授表示,大学生择业时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能力量力而行,比如保险、调研、推销等工作对社会经验、人际关系的要求都比较高,大学生选择时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此外,对于大学生的家长来说,支持孩子工作无可厚非,但要讲究方式方法,无论是“凑份子”还是“客串”顾客和调研对象,都只能是“治标不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