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融科:PC时代的最后一个操作系统
2009-11-13 14:30:00
委屈的英雄与转向的潮流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将工业时代总结为三个特征:标准化、规模化、流水线生产。Windows系统这个PC时代的巨擘,无疑是工业化与信息化交界时代的集大成者,其身上工业时代的烙印自然也非常深刻。
据参与部分研发工作的微软亚洲工程院内部人士透露,Windows 7由30000人历时近3年完成,能够兼容9大类外设和2万种设备。研发完成之后,微软将Windows 7制作为家庭版、专业版、企业版等6个不同的标准版本,通过零售、预装、下载等各种渠道销售到亿万用户手里。每次升级打补丁时,微软还将通过网络同时为亿万用户在线升级。可以说,微软制作Windows 7的过程如同是一个由几十万个齿轮联动的工业杰作,而这个世界上只有微软可以做到这一点。
据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近日透露,即使处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中,微软2009会计年度会总共投入高达91亿美元的研发预算,从7月开始的2010会计年度仍然有增无减,预计将再砸下95亿元美元。这些数字远远高于IBM、思科、谷歌、苹果等其他所有科技企业。
虽然付出了这些努力,但微软心里现在却收获了许多委屈。或许就像家中的老大总会受到最多的责骂——因为背负着别人无法背负的责任。在整个世界向信息时代迈进的过程中,微软一直扮演着牵引者的角色。它带动了整个PC业界的进步:从文字命令到图形显示,从16位到64位性能不断提升……据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和IDC的数据显示,一直以来,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PC出货量占市场份额的90%。实际上,用户虽然不断在骂微软,但无法离开它。
但是就如同任何一个英雄都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微软这位英雄在网络时代正在遇到真正的麻烦。从PC的发展路径到社会的发展格局,似乎都在与微软作对。
比如以智能电话和上网本为代表的移动便携设备的崛起,对微软来说绝对是个意外。PC目前虽然仍是技术行业的主流设备,但IDC预测在未来3年里,PC市场的年均增长率有可能下降至9%;与此同时,可以上网和处理电子邮件的智能电话的销量有望上涨18%,而可以做基础运算的小型廉价笔记本的销量将飙升50%。这无疑会造成计算能力的泛化和计算需求的多样化,并降低对传统PC机的消费需求。
由于传统PC的性能强劲,Windows的逻辑一直是:为提供更多的功能,在硬件性能提升的基础上,兼容越来越多的外设和应用,占用越来越多的资源。这种大包大揽舍我其谁的“责任感”,直接造成了Vista噩梦。相反,低性能的移动便携设备需要的是轻便的操作系统,而微软此前没有做好心理准备,这些低性能、低价位的设备严重打乱了它固有的步调。华尔街的分析师甚至这样评价:“这如同微软把豪华大餐送到了橄榄球比赛现场,却发现人们需要的是热狗和炸薯条!”